P2P平臺暫停注冊暗示了什么?
近日,有媒體披露多地都開始限制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注冊,也就是說新增互聯網金融平臺出現了難點,或許這也是為何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始出現下滑的原因之一吧?那么我們感興趣的是,為何多地工商部門要暫?;ヂ摼W金融公司的注冊呢?這是不是一種懶政?
眾所周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出臺之后,各地對于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監(jiān)管開始加勁了,雖然有18個月的整改期限,但顯然各地在執(zhí)行政策的力度上有所不同,限制新公司的注冊是不是也是在把握不準方向的情況下的一個權宜之計。尤其是隨著年根的臨近,互聯網金融平臺本來也有在年根兒進行“卷款”失蹤的先例。既然市場不太“安定”,那么暫時進行限制,也可以規(guī)避一些風險。
當然,這也僅僅是一種臆測。畢竟多地都進行了相應的限制,也不能說明各地都存在著“懶政”行為吧?那么,如果限制注冊的“時限”拉長,對現有平臺其實也是一個潛在的利好。只是目前還難以確定限制注冊會持續(xù)多久,此外,對于現有平臺而言,這或許是一個小小的“喘息”之際,這樣也可以更加精心地思考下一步應該如何做?起碼18個月的時限,是必須充分利用進行“整改”的,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規(guī)避風險,更主要的是按照《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的那樣,平臺要單純成為一個信息中介撮合機構,去擔保,去理財,去自融,去資金池等等都需要規(guī)避。
十二條禁止性行為對于現有的平臺而言,都需要逐條進行梳理,并做出整改,這應該是一個底線,不能突破。此外,市場還有消息稱,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門已經下發(fā)通知,要求下架所有跟民間融資相關的廣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財廣告等等。這其實也是一個信號。不過筆者前不久在所居城市還發(fā)現一些互聯網金融機構(某某寶)在進行線下地推,掃二維碼送熱水器等活動,吸引一些上年紀的人掃碼關注。
那么在暫停互聯網金融平臺注冊之后,市場又會有什么預期呢?我們揣測有幾方面的可能:一是互聯網金融發(fā)展還將繼續(xù)推進,雖然監(jiān)管的力度在加大,但最終的發(fā)展是希望朝著良性的方向運作,這是基礎,也是最終的目標,因此不會因噎廢食。不過,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監(jiān)管的力度會穩(wěn)扎穩(wěn)打,這一點從《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就可以窺得一斑。在規(guī)范中求發(fā)展將成為必然。
二是如何創(chuàng)新?這對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參與者都是一次新的挑戰(zhàn)和考驗,隨著監(jiān)管力度的加大,如何創(chuàng)新,如何迎合用戶和市場的信心?更主要的是,真正能夠給投資人帶來價值,又能給借貸人帶來一解資金難題的渠道,而且如何控制風險,這是最終的紅線,如果出現本金損失,那么投資人的資金就會受損,由此帶來的就是不信任,以及參與的熱情銳減。這是一個兩難的衡量。平臺雖然目前被要求只做信息“勾兌”,不允許擔保等等,不過目前的市場透明度,投資人在不能明確知道自己的資金是不是被可靠地“投出去”,并且預期回報能得到相對保障的情況下,也很難激發(fā)他們的投資熱情,尤其是國內投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小白”用戶很多,對于風險承受能力都存在著一定的盲區(qū),甚至想當然地認為就是類似于銀行理財模式,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判斷,對于風險的承擔能力也缺乏較強的市場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并非是借貸雙方的糾葛,很多時候恰恰是平臺自身“深陷其中”,結果造成投資人在“標的”出現問題之后,首當其沖地就是拿“平臺”撒氣,并且迫切希望平臺兜底,而一些問題平臺自身的違規(guī)和違法,卷款跑路不斷,也是瞄準了有空子可鉆。當平臺真正作為單純的中介存在的時候,借貸雙方才是真正的主體。只是這個過程相對要“漫長”一些,尤其是在國內的投資環(huán)境下,如何讓投資者獲得更加準確的判斷,并由此做出相對正確的投資策略,對于平臺來說,其實也是責無旁貸的。當然也不排除平臺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擔保或者進一步的風控。
三是平臺的擴大和融資能力會如何演變?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發(fā)展方向,尤其是在2016年將異常受到關注。一方面是,是不是還如之前的野蠻生長那樣吸引到大量的風險資金的垂青,包括上市公司,國資企業(yè)等等的入資,這或許是未來的一個看點。不過,有一點需要留意的是,據調研公司CB Insights和審計與咨詢服務公司畢馬威(KPMG)最新聯合發(fā)布的報告稱,去年上半年全球風險投資十分活躍,但隨后的中國股市動蕩影響了投資者的積極性。“風險投資急劇下滑在亞洲體現的最為明顯,尤其是中國和印度,風險投資額顯明顯低于前幾個季度。”在亞洲,去年第四季度的風險投資交易數量環(huán)比下滑了32%。中國市場的風險投資規(guī)模為72億美元,環(huán)比下滑29%。
另一方面就是市場的整合和兼并會不會出現,力度有多大?這也是值得關注的地方,此外進行IPO上市融資的企業(yè)估計也會進一步加大,尤其是在國內資本市場,包括新三板等上市的互聯網金融企業(yè)也會增多,畢竟融資發(fā)展也是一種迫切的需求。只是在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存量還普遍不低的情況下,如何整合也是值得關注的。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