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歡喜與隱憂
翻過年來,蘋果就要揭開iPhone細分市場第二次嘗試的真面紗。
根據(jù)坊間曝光出來的消息,所謂的第二次嘗試也就是即將發(fā)布的iPhone 5SE,但比較有意思的是,它的名字是基于上一代產品演化而來,而并非最新的iPhone 6衍生版本,蘋果的這一招,出的有點讓人捉摸不透。
不管iPhone 5SE的定位如何,基于蘋果過去近兩年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以及最近幾款產品對國內市場的首發(fā)支持情況來看,iPhone 5SE這款新品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中國大陸的消費者面前應該是一個確定的答案,但出奇還要制勝,而制勝的關鍵在于放大蘋果的欣喜并適當?shù)南[憂。
零售體系正在倍數(shù)擴張
過去對蘋果的解讀,涉及到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重視程度時,參考指標之一是對大陸市場的優(yōu)先支持力度,另一項指標則是高層來華的頻率,而在這方面,相比生前從未踏入中國的喬布斯,蒂姆·庫克則是頻繁訪問中國。
那么問題來了,庫克到訪中國頻率如此之高做了些什么?數(shù)字上最刺激眼球的是新開或者即將開業(yè)的零售店的數(shù)量。
最新的數(shù)據(jù)顯示,蘋果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直營店(包括可以預見得到)總共有50家,2015年初,這個數(shù)據(jù)也不過只有21家,距離2008年,蘋果在華首家零售店過去了7年的時間,而在第7個年頭,零售體系擴張出現(xiàn)倍數(shù)增長,目的就是提升中國大陸消費電子市場的覆蓋效率。
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大陸逐漸超過美國成為蘋果最重要的市場,iPhone 6s在華銷量則異?;鸨?,這是蘋果欣喜所在,但同樣也是隱憂,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市場的收入在減弱。
供應鏈寒冬的蝴蝶效應
2015年下半年,中國的手機行業(yè)在悄然發(fā)生著變革,這種變革并不體現(xiàn)在產品或者說品牌層面,而是體現(xiàn)在居于幕后但卻正在遭遇寒冬的供應鏈體系。
有人用“國產手機的成長史幾乎就是一部代工廠的血淚史”來形容國內手機供應鏈體系的悲慘遭遇,具體的表現(xiàn)很直接——一家又一家供應鏈廠商先后倒閉。
據(jù)統(tǒng)計,過去的一年時間里,至少有16家代工廠倒閉,而讓手機品牌風光滿面的工藝卻諷刺的成為這些供應鏈廠商敗陣的催化劑,對于蘋果來說也不例外。
目前蘋果iPhone觸控面板代工廠東莞萬事達和聯(lián)勝中國已經宣布停產,同樣的事情在國外也有先例,比如被蘋果放棄的GT-Advanced已經申請破產。
供應鏈的脆弱帶來的蝴蝶效應也很有可能危及到蘋果自身的長期發(fā)展,“倒閉”很有可能成為加在蘋果代工廠頭上的魔咒,尤其是2014年公布新增供應商榜單中,有大批像金龍機電、欣旺達以及環(huán)旭電子這樣A股上市公司,如果因為換供應商給這些企業(yè)埋下“潛在的危機”,蘋果在中國有可能成為萬人敵。
App Store弱爆了
“App Store應用又更新不了了”,已經記不起類似的話聽了有多少遍了,但讓人意外的是,問世近8年的App Store服務的穩(wěn)定性還是如此的不堪(特指中國市場)。
有關App Store服務體驗不佳的問題,有兩個值得關注的指標,一個是2015年1月份的“白屏”,另一個是3月份“長達12小時的斷線”,有人這樣戲謔的調侃App Store在中國的服務——“一月一掛”。
實際上,蘋果在中國市場App Store的穩(wěn)定性方面確實是有過新嘗試,這也是值得欣喜的地方。
2013年3月份,蘋果低調的引入了藍汛CDN加速服務,提升App Store的用戶體驗,消息稱,當時的1200萬日下載量,蘋果每天需要支付的CDN加速費用就達到了12萬元人民幣。
引入藍汛的CDN加速服務不到一年之后,蘋果又換了供應商,這一次的合作方則是后來一度笑傲A股市場的網宿科技,但前后兩次更換供應商,僅僅只是體驗上稍有改變,但卻并未根治服務不穩(wěn)定的問題是隱憂。
“中國畫”和中國化
蘋果近兩年在中國做了一些本地化的嘗試,最典型的是適應中國的文化,比如參照圣誕節(jié)宣傳片的慣例,專門為中國的2015年春節(jié)打造了廣告片《老唱片》。
除了廣告片,蘋果在迎合中國消費者胃口的路上越走越遠,不久之前還發(fā)布了2016年猴年春節(jié)限量版頭戴耳機、Apple Watch手表。
然而種種借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本地化嘗試,更像是蘋果的品牌宣傳和營銷,而不是真正的融入到中國大陸市場和消費者當中去,扎根在這里,或者說在中國的品牌沉淀,這個問題在中國的慈善事業(yè)中表現(xiàn)的最為明顯。
我們在《因為這些!有那么多人期待諾基亞回歸》一文中提到,諾基亞之所以被中國消費者所信賴,是因為在產品層面之外,還有長期在國內市場的慈善事業(yè),至少給消費者的感覺是,諾基亞來中國不光來掙錢,也帶來了誠意。
在這方面,蘋果或許可以嘗試多邁出一小步,社科院11月1日發(fā)布的《企業(yè)社會責任藍皮書2015》中,蘋果得分只有22.5,排名幾乎可以不計,而在2014年,得分則是21,排名為157位,倒是三星在這方面做得還很積極,2014年的得分是80.2,排名是13位,2015年躋身第5名,得分為87.5。
對蘋果來說,眼前在國內的問題是如何刷新數(shù)據(jù)銷量,更大的挑戰(zhàn)則是人們的認知,“中國大陸對蘋果來說不僅僅只是市場”。
全部評論